人才培养

 专业介绍 
 培养方案 
 实验中心 
 教学改革 
 学科竞赛 
 审核评估 

当前位置: 首页>>人才培养>>正文

以赛促学•锻造AI精兵:贺州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竞赛获奖349项背后的育才密码
2025-10-13 17:07 蒋礼林 

经统计,贺州学院人工智能学院2025年度学科竞赛成绩正式公布,成果显著。全年共获得各类学科竞赛奖项349项,其中国家级奖项54项(含一等奖6项),省级奖项295项,获奖数量与质量均实现历史性突破,充分彰显了学院在应用型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方面所取得的系统性与实质性进展。

获奖项目广泛覆盖机器人、智能软件、集成电路、电子信息及通信工程等前沿技术领域,充分印证了学院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的紧密对接,以及“以赛促学”机制在激发学生创新精神、提升实践能力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效。

聚焦高水平赛事,彰显硬核实力

在竞争激烈的国家级赛事中,学院表现尤为突出。在机器人竞赛领域,已形成显著的集群优势,累计在Robocon、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等四项高水平赛事中荣获国家级奖项28项,其中包括一等奖5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11项,充分彰显了学院在人工智能核心领域以及智能硬件与控制方向的深厚积累。

在软件与电子信息领域,学生基础扎实,表现稳定。在“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电子类与软件类)中,共获国家级奖项18项,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多项重要赛事中亦屡获高级别奖项,充分体现了学生在程序设计与系统实现方面具备的过硬能力。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在2025年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中,学院团队荣获国家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有力验证了其实践教学体系对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有效支撑。

深化赛教融合,创新育人路径

这一系列标志性成果源于学院长期践行的“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育人理念。学院通过将学科竞赛深度融入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了“课程—项目—竞赛”一体化的教学闭环,并配套建立科学的组织管理体系与高水平导师团队的指导机制。该模式有效打通了从理论认知到实践应用、从技术掌握到创新解决的关键路径,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工程素养与职业竞争力,为培养符合产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工智能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望未来:深化产教融合,服务区域发展

面向未来,贺州学院人工智能学院表示,将持续以高水平学科竞赛为抓手,深入推进产教融合与实践教学改革。一方面,学院将不断强化“人工智能+”专业内涵建设,推动竞赛项目与课程体系及毕业要求的有机衔接;另一方面,积极拓展与区域龙头企业的协同育人机制,将真实产业课题融入赛事训练环节。通过完善“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长效机制,学院致力于全面提升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持续提供“贺院创新动能”。

关闭窗口